吉林松原市乾安县:智慧管理,精准“解渴”

新闻焦点 2025-09-14 21:52:35 18189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处暑刚过,解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丰收在即。吉林精准一大早,松原市乾首当其冲网农机手王永祥就驾驶着鲜食玉米收割机穿梭在田垄间。安县

  王永祥拍了拍自己的智慧“座驾”说:“这是我们去年刚引进的新家伙。以前,管理鲜食玉米只能靠人工收割,解渴一公顷地得6个人忙活一整天。吉林精准现在,松原市乾有这台6行收割机,安县一人一天就能收8到10公顷。智慧首当其冲网”王永祥从果穗收集箱里随手拿起一个收割好的管理玉米棒,剥开翠绿的解渴外衣,乳白的吉林精准籽粒晶莹饱满,还飘着清甜的松原市乾香气。

  “不仅农机进步,种田的方式也在进步。你看,这玉米长得多好!那是因为‘渴了’‘饿了’时,地下那些小管子立即就能给他们‘喂上’养分。”王永祥说,“要论增收致富的好法子,我们‘大遐’可从来就没缺过!”

  令王永祥骄傲的大遐畜牧场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垦企业之一。这里土地辽阔,但曾长期处于“十年九旱”“雨停地干”的困境中。

  改变源于科技赋能。大遐畜牧场党委成员刘启雷说,畜牧场在实现耕地连片的基础上,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推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把肥料溶解在水里,再根据土地的缺水缺肥情况,通过滴灌管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施肥。刘启雷回忆:“水肥一体化技术刚启用时,乡亲们都持怀疑态度,我就和他们约定秋收后看测产结果。”

  “过去种地都是‘一炮轰’,一次性把底肥给够了,哪听过这种种法?”大遐畜牧场遐字分场农民孙著全回忆说,“结果秋收时,产量比传统地块高出近三成,大伙儿一下子就服气了。第二年,我就把家里的90亩地全部流转给畜牧场。”

  土地流转后,孙著全就在畜牧场务工,还慢慢成了主力。在田间一座抽水房,孙著全熟练地检查着水井泵、混肥罐和供电设备。他掏出手机,登录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时地温、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等数据一目了然。

  “技术员根据这些数据,把肥料调配好,放进混肥罐。点一下手机,地下水就会经过双重过滤,混合着混肥罐的肥料,流进主管道,再通过支管、滴灌管,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孙著全讲得条理清晰,“这就相当于给耕地做体检,我们能根据体检结果,缺啥补啥,啥时缺啥时补。”

  “天上卫星、地面墒情传感器和地下管网的相关数据都会集中在这个管理平台,田间管理动动指尖就能完成。”刘启雷说,“水肥一体化技术让水资源利用率提高40%,化肥用量减少30%,传统玉米亩产达到1600斤。今年,鲜食玉米从7月底就陆续收获,传统玉米也有望实现‘吨粮田’。”

  如今,大遐畜牧场已经成为乾安县玉米主要产区之一,下属农业公司的8万亩耕地全部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导航精播+秸秆全量深翻还田”的模式从全县向吉林西部旱作农业区辐射推广。今年,乾安县288万亩耕地中,有120万亩已经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乾安县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30万亩,在已建或新建高标准农田、具备基本灌溉条件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建设玉米产量精准调控系统,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农民增收致富。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9日 05版)

[ 责编:任子薇 ]
本文地址:http://changchun.sh-baobao.com/html/4b539994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广东预计年底实现每千人口5.5个托位

绍伊古:不排除俄罗斯恢复核试验的可能

日本多地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或影响生殖、发育

上半年我国经济成绩单含金量高 3个数据解读经济运行情况→

人民网评:铭记抗战历史,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

友情链接